校本研修通讯
第30期(总第148期)
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 2013年6月4日___
在《建设理想课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》研讨中,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,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,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尊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,这些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再次引起老师们的共鸣。市直二小的位晓丽老师是一个拼劲十足又有想法的老师,她的一些见解令人印象深刻。下面是她的发言节选。
拓宽多种渠道 落实学生主体
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 位晓丽
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辐射与深入,“以学生为主体”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,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。新课程标准强调: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,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,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。因此,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,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,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,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尊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。可是,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,那么,在阅读教学中要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,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意义的生命历程?
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,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,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。正如某位著名教育学者所说: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,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,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。
(一)重视课前预习,培养学生自学能力
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首要环节,也是学生获得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。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将“预习”编入课例,使预习成为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,并编写了富有启发性的预习题,足以见得预习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。为使预习达到目的,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预习时间。其次是明确预习要求。如高年级的预习要求是:(1)自学生新词,把课文读通顺流利;(2)了解课文主要内容,思考“预习提示”中提出的问题;(3)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,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。然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对预习加以指导,教给学生预习方法,让学生能举一反三,实现迁移,最终形成自学能力。如预习一篇课文,我教给学生四步预习法:(1)初读课文,借助字典,解决字音,理解词语;(2)再读课文,理清思路,想想课文讲什么;(3[1] [2] 下一页 |